海洋垃圾煥發新生,助力海洋生態保育

2023.09.28

海洋孕育了無數生命,對地球生態至關重要。然而,塑膠污染、過度捕撈和棲息地遭破壞等問題,令海洋生態系統面臨前所未有的威脅。

最近,一個名為「海洋屋共創展」的展覽在深圳舉行。展覽以「關心海洋、讓生態可持續」為主題,由多家非牟利機構和藝術家合作舉辦,展示了十多位藝術家和300名共同創作者利用回收的海洋垃圾「重塑」而成的藝術品,探討藝術共創與海洋生態可持續性的更多可能。

「海洋屋共創展」以藝術創作喚起大眾對海洋生態和污染問題的關注。

從垃圾到寶物

展覽場所「海洋屋」本身的設計就是轉廢為材的象徵,其設計靈感來自水滴,凝聚成海波紋和海岸線,而代表水滴的是為是次展覽特製的吸管筆筒,它們由回收的塑膠吸管製成,用意是提醒公眾關注海洋的塑膠污染問題。大太平洋垃圾帶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垃圾場,面積幾乎達到 62 萬平方英里,相當於法國面積的三倍。

除了用眼睛欣賞藝術品,觀眾還可以在展覽中通過觸覺、聽覺、嗅覺等不同感官,與這些多元的藝術作品互動。每一件作品,或精巧、或樸拙、或藝術、或生活,都蘊藏著令人動容的一面,體現出回收再造和創作靈感可以帶來的改造性力量。

這些藝術品由共同創作者利用回收物料製作。

是次展覽是騰訊SSV聯合多個非牟利機構、十多位專業藝術家和300位共同創作者的合作成果,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讓大眾意識到海洋保育和可持續性的重要。不少市民、藝術創作者和熱心環保人士到場參觀,親身感受海洋垃圾轉廢為材的美好和潛力,以至保育海洋生態的迫切性。

創造、協作、保育

在展覽開始前的倒數60天,騰訊SSV攜手藝術家和共創者,組織了50多個工作坊,創造出別具特色的藝術作品在「海洋屋」展出。參與活動的人士來自各行各界,背景不一,每個人都運用自己的創意和視角,務求喚醒公眾的海洋保育意識,讓大家認識到保育海洋生態系統和垃圾回收再造的重要性。

在騰訊濱海總部的工作坊中,孩子們和父母一起創作藝術品。

深圳博米藝術中心的100多位孩子,也是「海洋屋共創展」的重要參與者,為此次展覽創作了幾十件藝術作品,他們中最小的創作者只有3歲。創作前,他們花了兩個月時間,學習什麼是可持續,學習將家裏的垃圾回收分類,比如紙、塑膠、金屬、玻璃等分類。

其中的一件藝術品,是孩子們利用回收物品和一些複合材料做出的一個個「肺」,命名為「潮汐呼吸」——呼吸是自然而然的行為,正如大海的潮汐。

名為「潮汐呼吸」的藝術品由深圳博米藝術中心的孩子們創作。

在準備過程中,孩子們有機會更深入了解人類活動對海洋的影響,有助增強活動參與者對環保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利用數碼工具

在「海洋屋共創展」中,騰訊SSV攜手國際知名AI與加密藝術家宋婷,通過AI繪夢的新模式打造了一個「畫說夢想」的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提供的互動體驗,讓用戶可以向大海許願,並獲得由AI學習自閉症兒童畫風創作的個人化畫作繪出其夢想。項目團隊期望能觸達更多受眾,啟發更多人參與保育海洋。

此外,騰訊SSV還與「靈境·人民藝術館」合作,利用區塊鏈技術發行限量的數碼化藝術品,免費發放予熱心環保人士。部分藝術品將進行慈善義賣,義賣所得善款將用於海洋保育用途。

將數碼科技與藝術創作相結合,騰訊SSV將會繼續發揚「海洋屋共創展」的精神,努力讓更多人認識到海洋保育和生態可持續性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