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科學探索獎」頒獎禮在京舉行,50位獲獎青年科學家亮相
11月2日,2019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隆重舉行,獎勵來自9大領域的50位獲獎青年科學家,激勵他們繼續攀登科學的珠穆朗瑪峰。
去年騰訊公司成立20周年之際,騰訊基金會宣佈將投入10億人民幣的啟動資金資助設立「科學探索獎」。「科學探索獎」由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騰訊基金會發起人馬化騰與北京大學教授饒毅,攜手楊振寧、毛淑德、何華武、鄔賀銓、李培根、陳十一、張益唐、施一公、高文、謝克昌、程泰寧、謝曉亮、潘建偉等科學家共同發起,面向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領域,在中國大陸全職工作的、45周歲及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每位獲獎者將連續5年、獲得總計300萬人民幣資金。
頒獎典禮開場,騰訊主要創始人、騰訊基金會發起人兼榮譽理事長陳一丹作主旨致辭,他表示,科學無國界,科學最具普惠性的推動力;青年人才決定科學的未來,珍視青年人才在科技創新中的寶貴價值;會堅持不懈地把獎項長期辦下去,騰訊基金會長期支持「科學探索獎」。
騰訊主要創始人、騰訊基金會發起人兼榮譽理事長陳一丹
鼓勵探索 正式公佈50人獲獎理由
頒獎典禮現場,在四百多名「科學探索獎」主辦方、發起人、評審委員會、顧問委員會以及相關政府部門、高校、科研單位和機構媒體代表的見證下,50位科學探索獎得主的獲獎理由逐一公佈,饒毅等9大領域評委代表為獲獎人頒發了象徵探索精神的「X」型獎盃,鼓勵他們向著科學的無人區繼續進軍。
「科學探索獎」在評選標準上,有別於以往眾多對已有科技成果進行獎勵的獎項,科學探索獎獎勵的是青年科技工作者正在從事的基礎科學和前沿核心技術的未來可能,看中潛力而非當下。
科學探索獎執行委員會表示,希望通過這樣一年一度的遴選和頒獎,給正在科研路上埋頭奮進的青年科學家以鼓勵和支持,點燃更多青年人對科學的熱情,做科學探索的同路人。
三位獲獎者代表在頒獎環節後,圍繞「物質之美 · 生命之謎 · 機器之力」,分享了自己的科研探索故事。
(從左到右依次為)2019科學探索獎數學物理領域獲獎者、清華大學王亞愚;2019科學探索獎生命科學領域獲獎者、北京大學劉穎;2019科學探索獎前沿交叉領域獲獎者、浙江大學李鐵風
「我相信豐富多彩的物質世界將不斷帶給我們驚喜和挑戰,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宇宙萬物,並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2019科學探索獎數學物理領域獲獎者、清華大學王亞愚表示,目前最感興趣的物理問題是複雜材料中電子的奇異行為。
「 基礎科學的研究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科學發現是無法計畫的。」2019科學探索獎生命科學領域獲獎者、北京大學劉穎表示, 「感謝評審老師對我的肯定,這給了我一定的壓力,但更多的是激勵和動力。它讓我更有信心在今後的科學探索之路上靜下心來,心無旁騖地研究自己感興趣的生命科學問題。」
「或許我們的探索仍然初步或笨拙,仍可當作是對自然、生命以及科學之美的謙卑致敬。」2019科學探索獎前沿交叉領域獲獎者、浙江大學李鐵風表示,希望自己做力學的前沿交叉研究,能從技術科學層面為人類探索貢獻「輕舟濟滄海」的一個螺釘。
回歸初心 讓科學家能夠安心研究
科學探索獎監督委員會主席錢穎一
如何幫助科學事業的發展?作為一家由青年工程師們創辦的科技企業,騰訊在支援方式上摸索許久,最終和眾多專家和管理者們形成一個共識:科學發展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支持創新要從源頭上、從機制上重點用力。以人為本,不爭朝夕。
「科學探索獎」執行委員會表示:「設立這個獎項,騰訊不求任何商業回報。獎項就是希望‘科學探索獎’能成為青年科技工作者潛心探索未知世界的精神激勵,吸引更多青年人投入到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的研究之中。我們堅持連續5年發放獎金,賦予獲獎人充分的獎金支配權,鼓勵他們心無旁騖地搞科研。」
關注青年 楊振寧現場為獲獎者打「call」
為了選拔和激勵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經評審委員會決定,獎項評審中採用「新星機制」——同等申報條件下,年紀更輕者勝出。最終50位獲獎人中,35歲及以下獲獎人有9位,比例接近20%。
科學探索獎發起人,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
「20世紀的科學發展是人類歷史上空前的,一個年輕的學者在這個時候進入科技研究隊伍,一方面是非常幸運的機會,一方面也是非常挑戰的時代。「在頒獎典禮現場,科學探索獎發起人,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表示。「(一個科學研究工作者)的困難時期,是得了博士學位以後,5到10年期間,這個期間要選擇一個領域,要在這個領域裡做出來一個能夠站得住的工作,這是一個新的挑戰。「科學探索獎」特別關注這個領域的學者,這是非常有遠見的一個計畫。」
據「科學探索獎」執行委員會介紹,2019年「科學探索獎」有效報名人數多達1335人,涉及眾多研究領域。為了做到公正權威,評審工作共有350多位專家參與。在獎項的提名、推薦、評審過程中,超過百位「兩院院士」參與其中,充分踐行「科學家說了算」的原則,不講出身,不講關係,為每一位參選科學家創造最好的評審環境。
科技向善 「騰訊科學周」拉開序幕
「騰訊科學周就是希望讓科學家成為聚光燈下的焦點;讓科學探索,成為公眾尤其年輕人的追逐點;讓科研工作,成為一種新時尚。」馬化騰一直以來都對基礎科學投入給予了極高的關注。可以預見,科學探索獎只會是騰訊在肩擔社會責任、推動科技進步的開始。
「今年是‘科學探索獎’的第一年,我們得到了來自社會各界的支援、幫助和鼓勵,才有了第一年的‘呱呱落地’。」陳一丹期待本次科技公益專案各獲獎人把科學精神的種子,播撒到更多人心中。「未來,我們會保持謙卑的心態,虛心聽取各方意見,不斷完善規則制度,讓這個獎也一起‘科學地探索’下去。」
「這次典禮,不是一個結束,而是一個開始。」 騰訊高級副總裁、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理事長郭凱天表示。「騰訊願意繼續堅守‘科技向善’的信念,發揮連接力量,打造獎項平臺,為大家做好服務,伴隨大家共同成長。」
騰訊高級副總裁、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理事長郭凱天
據瞭解,隨著「科技向善」成為騰訊新的願景,騰訊也在對基礎科學持續加大投入,以企業公民的角色推動公民科學素質建設。除了「科學探索獎」以外,騰訊還將於11月3日、11月4日分別發起科學WE大會和醫學ME大會,三場大會共同構成「騰訊科學周」。其中,11月3日的科學WE大會以「小宇宙」為主題,重在探索微觀物質中的宏觀世界,分享弦理論、微觀粒子、腦科學、地質科學等領域的突破進展。11月4日的騰訊醫學ME大會則聚焦癌症、抑鬱症、愛滋病等最受關注的疾病話題,展現前沿的醫學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