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技术遇见社会创新:用户、企业与社会价值的共生

2025.04.02

本文刊登于Innovators Magazine 2025年3月27日编辑精选栏目

文 | 陈菊红,腾讯公司副总裁及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SSV)负责人

距离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议程仅剩五年,时间紧迫。各行各业需要加速行动,共同应对错综复杂的全球挑战,才有望实现这一通向更美好未来的路线图。

在这一进程中,企业的角色也迎来新的期许:商业目标固然重要,但一家真正具有韧性和生命力的公司必须将社会创新融入核心战略,成为与社会共同生长的向善力量。

善用技术的力量,推动人与地球协同发展

腾讯始终以此为己任。2018年,我们确立"科技向善"为使命愿景,因为我们认识到消费互联网与企业服务领域积累的创新经验也可以应用到推动社会进步的领域中。2021年成立的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SSV),正是这一战略落地的发动机——通过将社会价值融入产品、服务与企业文化,我们持续探索用技术与商业能力弥合鸿沟、消除壁垒,提升人类福祉并守护地球生态。

对于企业而言,如何让理念落到实处?以下实践案例或许能提供一些思路。

1. 小行动,大影响

在社会创新实践中,看似微小的举措往往能有效破除障碍,建立信任。

覆盖超十亿用户的微信及其国际服务WeChat使得交流、分享和支付更便捷、安全、有趣,同时也逐渐成为推动社会公益的重要平台。

我们知道许多用户有捐赠的意愿,也认识到传统公益模式发展存在的各种不足。为此,我们基于微信平台开发出创新捐赠工具——哪怕用户只捐很小的金额,也能追踪善款去向。通过确保善款合理使用,并提供快速透明的反馈,我们建立起用户信任。

一位微信用户曾尝试向环卫工人爱心餐项目捐赠了一分钱。三天后,他收到一条系统通知,得知他的善款与其他爱心人士的捐赠让本市的一位环卫工享用到了一顿热腾腾的午餐。具象化的反馈令他深受触动,随后进行了更大额的捐赠。

十年间,这样的点滴善意汇聚成超过300亿元人民币(约42亿美元)的公益资金,支持了数以万计的医疗救助、儿童保护、教育普惠等慈善项目。与之呼应的是,中国民众参与捐赠的比例在过去十年间增长近四倍。见证这场全民向善的浪潮,我们深感荣幸。

2. 技术织就生命救援网

推动变革的核心路径,在于通过战略协作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放大社会价值。

微信的强连接属性与即时通讯能力,在心脏骤停等突发健康事件中展现出独特价值——在这些分秒必争的急救场景中,及时协调与专业指导关乎生死。那么,能否找到系统性的解法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潜力?

于是,我们联合多地医院、120急救中心等共建应急响应网络,打造分钟级生命救援体系:当紧急呼叫接入120调度台,系统同步启动多线程响应——实时协调周边急救资源、定位最近的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甚至指导现场人员采取急救措施。

在东莞的一家企业,一名员工突发心脏骤停,而最近的救护车需16分钟才能抵达现场。他的同事拨打120后,立刻收到调度员发送的带有微信视频通话链接的短信,急救医生通过视频连线指导现场人员实施心肺复苏,最终在救护车到达前恢复了患者的心跳和呼吸。

在试点城市,这一数字化应急网络已挽救数百人的生命,将求助患者的生存率由2%提升至17%

3. 构建跨界创新生态

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需构建开放协作的生态系统——汇聚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资源与愿景,方能推动系统性变革。

在技术能力之外,企业还可以运用商业洞察、跨界资源网络以及已验证的市场经验,支持致力于解决全球挑战的创新者,共同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以气候变化为例:我们与多个领域合作伙伴发起"碳寻计划"CarbonX Program),旨在支持低碳技术创新者,推动前沿低碳技术走向规模化应用,助力实现全球2050年净零目标。入选团队不仅能获得催化资金支持,还可以得到学术指导、实地试点机会,以及由投资者及行业领袖反馈的关键市场洞察。目前该计划已进入第二阶段,邀请全球创新者在实验室外的具体示范场景中验证技术方案。

通过连接企业、投资者、学术机构、初创公司等多元主体,我们正逐步打破跨领域协作壁垒。当多方力量形成协同效应,那些有潜力推动社会进步的创新方案将更快实现规模化。

共行致远

技术提供了强大工具,但唯有与志同道合的伙伴同心共行,才能释放我们的最大潜能。

为确保善意的投入切实有效,我们内部探索建立了SQI评估体系,从规模(Scale)、质量(Quality)和影响(Impact)三个维度去衡量项目的效果。在试点阶段,我们优先关注质量,特别是受众改善的效果和提高解题效率。方案更加成熟后,我们则注重保证新解法在规模化时依然有效。

推动进步更离不开协作的力量。在2024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大会、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我们见证了集体行动的倍增效应。以施瓦布基金会为例,其串联的全球近500名社会企业家与创新者网络,已累计改善9.31亿人的生活。

道阻且长,所幸同行者众。我们将持续以技术与商业能力赋能个人、社区及机构,让善意生长更多可能;而通力合作之下,这些可能终将照进现实。